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92章 格林斯潘(二合一大章) (第2/3页)
组织了一下语言,德鲁肯米勒拿着电话开口道。 “乔治。我的分析师告诉我,芬兰的经济,已经到了极限,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。” “喔。说说看。” 芬兰,全球为数不多的中立国之一。 独立后,芬兰的教育发展非常快,很多年轻的学者们去德国学习工业,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,一直到40年代末,德语在芬兰工程师中还是第一外语。 在德国学到技能后,带来了芬兰的机械工业迅速发展。 1944年芬兰战败之时,战争赔款三亿黄金价值美金,芬兰几乎一无所有,必须在工业上找出出路,生产出关于产品作为赔款。 那时候,几乎大宗工业产品都拉到苏联作为赔款,工业产品有船舶、整套工厂、发电站、拖拉机、锅炉,火车头、电机和变压器、木材和木制房屋等,民用的有家用电器,服装等。到了1952年,芬兰成为唯一的一个付清战争赔款的国家。 五十年代末,芬兰就开始了计算机的应用,到了六十年代,电子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,其中通讯方面的发展加速,其中也有因为在战争时期,利用无线电技术干扰苏军的作战方面的基础,当时,芬兰的无线电技术也非常先进,就如芬兰广播电台的所有设备当时也被作为战争赔款拉走了。 芬兰在自然资源上并不丰富,自己的市场又很小,必须找到合适的、有价值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,自然而然,芬兰就将目标放在了欧洲最大的市场苏联上。 美苏冷战对抗中,北约和华约也陷入了全面抗争,除了武器装备上的竞赛,还有经济的全面封锁,凭着中立国位置,芬兰在其中找到了一条打开财富道路的大门,以中立国的地位,扩展制造业,向毗邻的苏联出口。 因为苏联的重工业虽然发达,可是轻工业一直受制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常薄弱,但作为生活用品,人们又离不开轻工业,加上华约和北约的对抗以及封锁,苏联根本就没得选择。 然后,凭着先进的轻工业,芬兰成为了苏联西方的第二大进口国。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 因为和苏联的贸易都是采用记账贸易,随着苏联解体,记账的那些钱,都成了废纸,加上芬兰对苏联市场的过渡依赖,一下子就将芬兰经济打进了地狱。 工人失业、房价崩溃,股市大跌,经济危机的征兆已经凸显。 “昨天,芬兰传来消息,第一季度,芬兰国民总产值下降了13%,失业从3.5%上升到18.9%,而且不久前,芬兰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储蓄银行解体了。” 这是一个好消息。 拿着电话,索罗斯平淡一笑。 “你想怎么干。” “我想,我们是时候需要做点什么了,以芬兰目前的经济,在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,马克的估值应该被大大削弱,芬兰央行维持不了多久现在高昂的汇价。如果芬兰马克和德国马克脱钩,那么将会是我们真的机会。” “斯坦利,我非常肯定你是正确的,那就让我们做些什么吧。” “......” 挂断电话,索罗斯轻抚着下颚,本该黯淡无光的眸子,泛着异样的神采。 东西德的合并,让东德势力增强,它已经成为打破欧共体的重要因素,其他货币围绕德国马克为核心,如果德国马克升值,那其他国家的货币,就会被迫流亡德国。 怎么让德国马克升值呢? 索罗斯习惯性扬了扬眉毛,货币终究还是货,等流动性减少,在逻辑上升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。 搓着下巴考虑了一番,索罗斯拨通了秘书的电话。 很快,电话被接通了,一个精干利索的女声从电话里传了出来。 “安娜。帮我约一下格林斯潘先生。我要和他吃一个晚餐。” 格林斯潘,全名,alangreenspan。 犹太人,美国第十三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。 1987年10月19日,全球闪电大崩盘,华尔街经历了“黑色星期一”,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%。 在大藏省一个命令托起全球市场后,格林斯潘迅速发表简短声明,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