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三十六章 道教之事 (第2/2页)
唐了。加之此次张将军在奚族的表现可谓是大智大勇,世人纷纷说允文乃是一名智将、儒将!所以贫道今日才情允文来出谋划策!其实就算是允文不来,贫道也会去拜访的!” 听到袁天罡都这样说了,张允文只好苦笑一声,开始分析起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和政治之间的关系。这个命题可是他自己想的,就像这次李世民的诏令,说小了便是限制佛道,说大了便是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。所以,要入手,只有总结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宗教关系,然后才能找出应对之策。 这边张允文费尽心思的冥思苦想,那边袁天罡和孙思邈却是在悠闲的喝着茶。 半晌之后,张允文轻咳一声,提醒袁天罡、孙思邈二人! 二人放下茶杯,嘻嘻一笑,望着张允文:“允文真是厉害,这么快就想出头绪来了!” “呃,不知有没有吃的,我饿了!” “……” “唔,味道真是不错!有股松子的味道,加了松子的吧!”张允文一遍吃着一块糕点,一边说道,“对了,给我的同伴送吃的没有,估计他们也饿了!” 送来食物的李淳风顿时道:“嗯,已经送了,他们在就叫饿了,然后我们重新煮了一锅麦饭!” 张允文点点头,三下两下将糕点塞进嘴中:“袁道长、孙道长,还有李道长,其实这件事说难也不难!” 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张允文身上。 “咳咳……”张允文清清嗓子说道,“如今的大唐,终究是朝廷的大唐,你们若是想要发展道教,就需要亲近朝廷,为朝廷出力,而不是这般闲云野鹤的在外面漂泊着,还和朝廷抢人口和贡赋!” 张允文话音刚落,那袁天罡便疑惑的道:“什么和朝廷抢人口贡赋啊?我们不过是一群道士,哪里会和朝廷抢人口贡赋!” 然而站在旁边的李淳风听到此言,却是一愣。 张允文解释道:“你道是历史上的那个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二人灭佛所为何事?便是为了这人口赋税!太多的人加入道门沙门,遁离世俗,会造成一个国家劳动人口的缺失,从而导致赋税、兵役的流失,这对于任何一位君主而言,都是不能使其发生的!所以陛下会下令裁汰天下僧侣道士。” “可是,若是道门拿出自己的心意,向陛下,向朝廷表明心迹,不会与朝廷争利,而且对朝廷有用,那朝廷不就会容忍你们了么!” 袁天罡点点头,手指头轻轻的有节奏的敲击几案:“表明心迹倒是好办,可是我们道门如何才能报效朝廷呢?” “这个简单!道门之中,有精于天象地理者,可入太史局,为朝廷观察天象,勘测地理。有医者可悬壶济世,甚至入朝为官,那不就让朝廷放心了么!至于结交权贵之类的事情,道门还是少做一些,搞不好会卷入什么政治风波里面!” 听到这话,袁天罡不由有些犹豫的道:“难道允文要我们整个道门都投靠朝廷?” 张允文却是避开这话题,径直说道:“天下传教,莫过于在上层贵胄之间传教和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教两种!可是两种传教各有其利弊。像那在高层之中传教,不易打开局面,而且那些贵胄喜怒无常,极难把握。而在民间中传教,却是为朝廷所忌,像你们道门,汉时便有太平道、五斗米道,前者席卷天下,后者割据一方,哪个朝廷中央会容忍这样的局面存在?所以,你等若是要发展道门,一来需要结交权贵,然而又不可深交,尤其是不可卷入政治之中。二来则是亲善百姓,劝道百姓向善,心向朝廷,这样可以得到朝廷的扶持,那么,道门即可振兴!” 张允文说完,屋内三人顿时陷入沉默之中。 张允文也不急,端起有些冷的茶水,就着一块剩下的松糕,慢慢吃喝了起来。 等到他吃完一块松糕,袁天罡这才起身向张允文一揖道:“多谢允文指点!不过这件事关系道门兴衰,不是朝夕便可决定,恕贫道未能立刻定下来。至于允文所要求之事,贫道明日便随允文下山!” 张允文回了一礼:“多谢袁道长!” 袁天罡对李淳风道:“天色已晚,淳风,待允文他们下去休息吧!” 李淳风在前面做了一个请的姿势,张允文慢慢出了这间屋子。 在他身后,袁天罡和孙思邈还在议论着什么。 来到厢房,只听见里面鼾声如雷。张允文摇摇头,对身边的李淳风道:“还有没有其他的房间,这里……唉!”他指了指房门。李淳风会意的道:“来,张将军,这边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