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夫郎的市井生活_分卷(29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(29) (第3/3页)

在,已是半束半披,半束起的头发用逍遥巾固定,逍遥巾是丝绢材质,两条长长的白色丝绢垂在脑后,与发同齐。他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少年,他的眉尾偏低,垂下眼睛思考的神情脆弱又无助,给人一种柔弱可欺的美感,但熟悉的人知道,乔知舒聪明又坚强。
  孙鸿润吸一口气,这么多?
  又不掉脑袋,多又如何?行了,我们就先走了,后边儿还好多家要查。官差不欲透露过多,实在是这个案子太广,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,这些个茶商是虾米,不是最惨的,最惨的是茶农,虾米都谈不上。
  孙鸿润连连点头,让伙计给包了两大包茶糕送上去。
  官差们接过,塞装账本的篓子里了。
  送走官差们,孙胜恰好从县衙回来,风风火火往二楼跑,边喊着:乔儿,表哥的信果然来了。
  三人坐在二楼雅间,孙胜和乔知舒挨着在一起看信,孙鸿润在旁边冲茶,等他俩念信。
  孙胜看了个开头就失望地喊了一声:又不回来了,表哥是在并州乐不思蜀了吗?
  乔知舒心也沉下去了,没说话继续往下看。
  并州乱了看完信,乔知舒声音很低地说道。
  孙鸿润拿茶壶的手都抖了一下,那尧儿?
  哥哥没事,他每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,买茶引,过关税,这些交过税的证据也都有好好保留,但是他之前和茶马司有点关系,所以不能出并州。
  孙鸿润担忧,这孩子就是劝不回来!真气人!
  乔知舒虽然也担忧,但是他对盛尧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盲目信任。
  信中说地下有葛根,有待拔根起。意思是地底下有树根须须,地须帝婿!我猜他留下来最主要的目的是暗中协助御史大人,还并州茶叶市场一片清明。
  盛尧每年来信,都作一些暗头诗,乔知舒已经和他有了很深的默契,有些字句表面看起来像是盛尧在怀念他们小时候的生活,但是乔知舒一眼就能看出背后的含义。
  孙鸿润叹气,我只看咱们县城这个月乱成这样,就能想象到并州之乱,他才二十一,这么大的事也敢搅合,明日你们随我去趟卧龙禅寺,替他好好跪一跪佛祖!
  乔知舒点头答应,心里已经决定了,帮家里把下半年的冬茶收了之后,他就亲自去一趟并州!
  第35章
  乔知舒拿着信去后院找长姐, 报信。
  他们的茶馆是一座二进院落,前面二层楼大铺面,后面住宅, 中间空出来一个大庭院, 晒晒茶、果干之类的。夏夜用饭的时候,大桌子往庭院一摆,又宽敞又凉快, 孩子们就围着桌子你追我跑,笑声银铃,每每这个时候, 乔知舒和长辈的心思是一样的,因安稳的生活, 心中有大大的满足。
  进了后院, 就见六岁的小还笙蹲在烈日底下, 小手去够院子里晒的红薯干, 蒸熟的红薯干还没晒干时最好吃, 又软又甜。
  乔知舒走过去拎着小还笙的后领,将她提溜去抄手游廊底下站着。
  你看你晒的。乔知舒叹气给她擦汗,小丫头是个十足的吃货,这会儿晒的小胖脸通红,鬓角的汗珠子豆大一粒。
  小还笙一笑, 白白的牙齿上还沾着红薯, 小舅舅,今天煮酥茶不?
  提到酥茶, 乔知舒内心充满了自豪,因为酥茶是他的弟弟岗儿研究出来的。养岗儿可花钱了,人家跟圆通大师捣鼓出来的酥油茶, 奶香四溢,甜度适中,在茶馆卖的极好!这之后,岗儿就上瘾了,还搞过什么竹茶、夜息香冰茶等等,成本过高,所以乔知舒没往茶馆上。
  你喝了就不乖乖睡觉,谁还敢给你喝?你大舅舅来信了,你要不要听大舅舅说了什么哇?
  小还笙舔舔嘴唇,要!
  我长姐呢?
  刚刚余嬢孃从后门来,跟娘屋里哭呢。
  她叫的余嬢孃是余兰,苏夷的青梅。因为乔知舒在县城开了茶铺的原因,两家离得近了,逢年过节常走动,盛莺也就和余兰走得近了,两人的性格挺合得来,盛莺作为长辈心疼余兰,出资买了织布机,余兰出力,两人像姐妹一样合伙做起了卖布的副业。
  乔知舒看了眼长姐紧闭的房门,决定先不去打扰了。他就坐游廊上,随手拿了蒲扇扇风,一只手举着信纸念给小外甥女听。
  小还笙就挤在他腿间,两手搭在她小舅舅膝盖上,惬意地蹭着凉风,吃红薯干。
  盛莺房间里,余兰坐在床上抹眼泪。
  盛莺也是吃了一惊,是不是有什么误会?你可当面问过苏秀才了?
  苏夷去年秋闱又落榜了,不过他今年也才二十一,两次落榜算不得什么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