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80章 朝辩 (第2/2页)
就全靠嘴皮子上的功夫了。 不过,把刀笔吏三个字放在他们身上,最是合适不过了。谏仪大夫们没有抓人审人的权力,却有一样更厉害、更让人害怕的特权,那就是“风闻奏事”。 也就是说,他们可以把那些听风就是雨的事情,当做真事奏报皇帝。 这一特权在武后当政时期,被那些奸佞臣子们用的得心应手,无所不有其极。朝中大臣们深以为恶。 后来,李氏归政后,风闻奏事的事情就少了。玄宗一朝,这种事情就更少了。因为,玄宗不太喜欢这种事情。皇帝不喜欢的事情,自然就无人愿意做了。 虽然无人再做此事,可不意味着这项特权就没有了。朝中大臣所惧怕他们的,就是这种隐隐约约存在的权力。 有人给你造个谣,就有人报告给皇帝,你说你怕不怕?你会说那是谣言,我自然不怕。清着自清,污者自污,我为什么要怕? 可要是有人、或者说是皇帝正想找个机会收拾你呢?你还敢说不害怕的话吗? 这种烧香惹出鬼来的事情,谁也不想遇到吧! 现在,站在裴耀卿面前的,就是这么一位谏仪大夫。 裴耀卿看着他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,心里莫名有些不安。 这位谏仪大夫可是连上三道奏表,硬是把一位侍郎送进大狱,号称“死谏”的那位啊! 被他盯上了,那你就要诸事小心了。说不定你在街上买一块毕罗,又当街吃了,他也会告你个有失官仪之罪。 两人见过礼后,依然是谏仪大夫先发话。 “裴府尹,我看见那些画图上,诸事项皆标明耗费的钱财数目,加起来竟是……” 他看了看手里的笏板,又说道:“多达十千万巨。裴府尹花这么多钱,只是把谷米运到长安来以备灾年所需。可你知道不知道,不是年年都是灾年。耗费如此之大,就是为了备灾,你自家觉得合适不合适?” 这谏仪大夫就是水平高,从钱上入手,且把谷米转运一事说的轻飘飘的,让裴耀卿无法再拿圣人说事。 这位谏仪大夫话里还有一层意思,那就是你裴耀卿花这么多钱,难道就是为了不让皇帝去东都求食吗? 若是,就是你裴耀卿为了讨好圣人,为一己之利靡费资财人力。若不是,则是你裴耀卿另有所图。至于图的是什么,以后再说。 裴耀卿看着这位“死谏”,心说你还真的问住我了。花费如此之大,做这件事值不值得? 先前,李泌和他说起这件事来的时候,他也曾这样问过李泌。当时,李泌听了这话后,看上去还显得有几分稚嫩的脸面,突然间变得严肃起来。 裴耀卿记得李泌当时站了起来,面朝东北方向,面色沉重的说道:“我怕那一年是灾年。若是灾年,关中一地无粮,那就……” 李泌没有把话说完,但裴耀卿只看他的脸色,就知道李泌说的那一年,一定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。 他正想再问问李泌,李泌却突然换了一副笑脸说道:“未雨绸缪,凡事早做打算,总比事到临头慌了爪子的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