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隐相_第267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67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(第1/2页)

李林甫是怎么想起口头嘉勉这事来的?
  其实,这要怪李泌。
  或许大家还会记得前面写的,有一次李泌看到李林甫的儿子李岫闷闷不乐,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,就叫苏焕找机会问问他是怎么回事。
  苏焕也是恶搞,竟然带着李岫去喝酒。结果,几杯酒下肚后,李岫的嘴就像是开了闸门一样,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。
  苏焕也没办法,只好耐着性子听他说。结果,这李岫倒苦水般的说出的一件事,让苏焕听了后顿时大吃一惊。
  原来,让李岫最近闷闷不乐的原因是,他无意间撞见了自己的阿耶,也就是吏部侍郎李林甫在和别的女人行苟且之事。
  可以想象,一个只有十几岁,对男女之事还有些懵懂的少年郎君,看到这样辣眼睛的场面后,心里会做何想。
  况且,那人是自己的阿耶,另一位不但不是自己的阿娘,还是自己认识的一位女人。
  苏焕把这件事告诉李泌后,本着不干涉,不传播他人隐私的原则,李泌让苏焕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,再也不要和任何人说。
  苏焕点头答应后,又告诉李泌,“与李岫阿耶私通那人,是武夫人。”
  李泌一听就怒了,拍打着他喊道:“武夫人武夫人,这姓武的夫人多了去了,你倒是说清楚是哪家的武夫人。”
  苏焕一边躲闪,一边说道:“就是死了的那位宰相裴光庭的娘子……”
  李泌一听是这人,就住手不打了,说道:“坊间早就流传这事了,看来确实如此。”
  知道李岫精神受到刺激以后,就在李林甫带着全家跟随玄宗去逃荒之前,李泌找到李岫,给了他几本书,一边嘱咐他好好读书,一边为了鼓励他,说是李岫读书很用功,所以他代表书院,给予李岫一次口头嘉勉。
  后来,李林甫问自家儿子在书院学了什么。李岫就告诉他,自己学了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得到了书院一次口头嘉勉。
  于是,李林甫就记住了这口头嘉勉,今日就用在这里了。
  可问题是,这口头嘉勉用在此时不单单是合适不过,简直是合适的不得了。
  这口头嘉勉的话一说出来后,不单单是那些大臣,就连玄宗也是眼前一亮。
  “口头嘉勉?好,好好!”
  于是,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。
  这种折中,也是相互妥协的事情,是朝臣们和玄宗都最愿意看到的事情。
  此为中庸之道,君子之德也。不管是皇帝还是臣子,都愿意做有德行的君子。所以,此次朝会君臣都达到了目的,皆大欢喜。
  散朝后,各人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了。可有一人,却是真正入了玄宗的法眼。也有一人,让玄宗下了把他赶下相位的决心。
  这两人都是聪明人,都知道给裴耀卿仪功一事并不是什么大事,而圣人却如此看重,恐怕不单单是因为这道奏表是太子上奏的。
  入了玄宗法眼的李林甫散朝后,就去了萧嵩那里。而猜着玄宗非要在这件小事上求得一个结果,恐怕是另有所图的韩休,则去了宋璟那里。
  果然,年迈的宋璟听完韩休说完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后,便断定玄宗是用此事做为由头,实则想做其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