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 16 章 (第2/2页)
寸,长一尺三。” 顿时众人目瞪口呆。 “光知道一个鞋码和鞋型就算出用布。” “闻青这么小的年纪,太厉害了啊。” “……” 刘姐有点摸不着头脑了,这闻青到底要干嘛? 闻青问完之后,看向会计和算账的,问:“两位记下来了吗?” “记下来了。” 闻青又看刘姐,温和地问:“刘姐,我能量一下你的身形吗?” 刘姐想说不行,左看看右看看,众人都在看她,她有点骑虎难下,然后说:“量吧。” 闻青拿了皮尺就去量刘姐的肩宽、臂长、上身长,下身长,期间问:“刘姐最近变瘦了吗?” 刘姐搞不清楚闻青在干嘛,更不知道闻青要赔自己多少钱,声音硬绑绑地回答:“没瘦,我跟以前一样。” 闻言,闻青笑了,然后报数:“袖长四寸,衣长一尺五,裤长两尺。”然后问刘姐:“当初是不是这个尺寸?” 刘姐愣了下。 闻青转头,从柜台里拿出小本本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这个数据。 刘姐突然察觉到哪里不对,不由得慌起来,立刻喊道:“闻青,你就是偷布料了!” 这时,会计和算账对着数据,然后算账的说:“做衣裳的用料一般就是两个衣长加两个裤长,按这个数字来说,布料八尺,这已经用了七尺了。” “那她就贪了一尺!”刘姐指着闻青笃定地说。 众人看向闻青。 闻青不语。 会计开口说:“闻青没有贪婪。算账忘了算袖长,两个袖长八寸。八尺的布用七尺八,另外两寸应该在裤兜上。”会计言毕,将小本本交给小女孩,小女孩脆生生地将数字念一遍。 店内顾客都是常做衣裳的,工序多的可能不会算,像汗衫、七分裤这种简单的,算起来并不难。 “八尺布,正正好好用完啊。” “挖圆领会剩点碎布吧。” “那也不够做鞋子啊,而且鞋子要整布才好看嘛。” “那就是说,闻青压根儿没有偷布?” “何止没有偷布,整个县城算用布,估计都没有她这么准的,几乎是寸布不差。” “这么厉害?” “我奶奶以前也是裁缝,她都算不了这么准!” “……” 不管刘姐前面铺垫多少,多么的理直气壮,此刻铁证的数字摆在她的面前,容不得她狡辩。她脸色青一阵,白一阵极不好看。 修鞋大爷见此,无声笑起来,就说闻青肯定不是偷布的人!看着会计、算账的修鞋大鞋才算明白,闻青找他们是为了数据的真实性,找小女孩念,是因为孩子不会说假话。修鞋大爷暗暗对闻青竖大拇指,这种情况下都能冷静对待,好样的。他笑着笑着,突然想到什么,连忙退出人群,急奔自己的小修鞋摊位。 而此时刘姐站在店中央气势全无,她还想说什么,但是说什么似乎都没有力度。 闻青这才缓缓开口说:“刘姐,我想告诉你一点,我从来不会晴伦布做布鞋,一来晴伦布透气性差,大家都是干活吃饭的,容易出脚汗,引起脚臭。不信,你看柜台上的布鞋。” 众人顺着闻青的指向,看向柜台上的几双鞋子。 “还真没有晴伦布的鞋子。” “嗯,晴伦确实透气性不好。” “这么说,闻青是被冤枉的?” “刘姐还说,闻青偷了她带墨汁的晴伦布做鞋子呢?这话怎么说?” “当然是骗人了!” “我就说嘛,肖姨开店好几年了呢!” “为啥要针对闻青呢?” “想把闻青赶出肖姨裁缝店呗。” “……” 一声声议论纷纷飞入刘姐的耳中,刘姐身后的几个女人,心虚起来,脸色涨红,准备遛走。 刘姐不死心,开口说:“不可能八尺布用的干干净净!剩的那些布头呢?肯定让你偷了!” 刘姐话音刚落,修鞋大爷拎着一个破旧小麻袋气喘吁吁地挤进店内: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 “这什么人啊?”有人好奇问。 “就是啊,怎么有来一个人?” “哦!这是门口修鞋大爷,我认识!” “他来干什么?” 修鞋大爷刚一站稳,把破旧小麻袋解开,拽起一角,呼啦啦一袋子小布头小布条都从麻袋里滑出来,红的、白的、蓝的、绿的最大不过碗底,最小的像指甲盖,修鞋大爷说:“找吧,你们做衣裳剩的小布头,小布条都在这儿,老大爷我看着肖姨扔了怪可惜,都拎回来当垫子,坐屁股底下的。刘姐,把你的晴伦布条找回来拿回家吧。” “扑哧”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笑声。 刘姐一下被臊的脸涨红。